十月怀胎,子宫像气球一样膨胀,比孕前大了几十倍。但随着胎儿的分娩,子宫突然就失去支撑没了弹性,变得又大又皱,这个时期将进入到子宫恢复阶段。
正常情况下,子宫在产后6周左右会基本恢复,但有些妈妈可能会遇到子宫收缩不良、恶露不尽、下腹隐痛等问题。如果子宫恢复不佳,还可能影响长期健康。
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子宫复旧会变慢,以及我们该如何科学促进子宫恢复?
01什么是子宫复旧?
子宫复旧是产褥期母亲身体变化的重要节点之一,是妊娠期子宫从胎盘娩出后逐步恢复至非孕期的一个过程,主要的变化包括子宫体复原、子宫颈复原、子宫内膜恢复、子宫血管的变化等。
◆子宫体复原
胎盘从子宫里娩出后子宫开始收缩,此时可摸到腹部呈球形很硬的子宫体,其高处与肚脐水平相差无几。而在产后子宫体的高度每天会下降1-2厘米。到了产后第10-14天,子宫就会重新回到盆腔内。
◆子宫颈复原
分娩后子宫颈会发生充血、水肿等情况,子宫颈壁也会变得较薄,在产后7天左右会恢复至原来状态。7-10天后,子宫颈内口关闭,在4周后,子宫颈才能恢复至孕前大小。
◆子宫内膜恢复
分娩时,胎盘、胎膜与子宫壁分离后被挤压出产道,这个时候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也会开始长出新的子宫内膜,约6-8周左右能够恢复。
02为什么产后子宫复旧会变慢?
以下因素可能会影响子宫收缩不良、复旧延迟:
✅ 分娩方式:剖宫产比顺产恢复稍慢(分娩方式影响子宫收缩)。
✅ 多胎或巨大儿:胎儿体积越大会使子宫过度拉伸,收缩力减弱。
✅ 胎盘残留:部分胎盘或胎膜未排净,影响子宫闭合。
✅ 产后活动少:长期卧床,血液循环较差,子宫收缩乏力。
✅ 哺乳频率低:母乳喂养能激发催产素的分泌,帮助子宫收缩。
✅ 体质因素:如气血虚弱、贫血或其他慢性疾病。
03产后妈妈该如何促进子宫复旧?
1. 注意休息
产后妈妈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和宝宝的睡眠时间保持一致;避免腹部用力,尤其是搬重物、深蹲等动作,若无法避免可通过屈膝代替弯腰。
2. 及时排尿
产后4小时内需及时排尿,有尿意时要尽快去厕所。若产后6小时仍无法自行排尿,并被诊断为尿潴留时,还需及时进行处理,可以通过热敷或轻柔下腹部等来刺激排尿,必要时可进行导尿处理。
3. 早开奶早吸吮
宝宝其实就是天生的“开奶师”,母乳喂养不仅可以防止堵奶的发生,还能刺激子宫收缩,对于子宫恢复是有利的。
4. 下床活动
顺产后4-6小时,剖宫产后12-24小时,宝妈可下床活动。
宝妈可以根据自己身体恢复状况,先尝试坐起来,再慢慢下床走动,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适当活动不仅有利于子宫恢复、恶露排出,还能预防产后肠梗阻的发生。
5. 产后42天检查
产后42天到院复查需要重视,这是产后宝妈对产后身体情况进一步了解的好机会,出现异常及时干预治疗。
同时可以进行盆底评估,让医生进行产后恢复指导,防止后期出现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疾病。
- 上一篇 产后圆肩驼背、肌肉松弛?WAFF运动重塑肌肉“温柔力量”!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