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妈妈的那一刻
身体就在经历着奇妙而复杂的变化
许多产后妈妈正在默默忍受着各种"难言之隐"
从伤口的疼痛到身材的走样
从哺乳的困扰到情绪的波动
......
更令人担忧的是
一些产后误区还在加重着她们的负担
今天就让我们用医学的眼光
扫清这些产后误区
帮助妈妈们科学坐月子
轻松度过产后恢复期
01产后腰疼是“月子病”?
产后出现的腰疼不能简单概括为“月子病”,这是不正确的。
产后腰疼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孕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孕期雌激素的分泌让身体变得柔软,为分娩做准备,与此同时身体的关节也变得松弛,脊柱盆骨不正,而导致出现腰疼、耻骨疼等。
2. 胎儿增大,身体重心的转移。孕期胎儿不断增大,重心开始前移,骨盆也开始出现前倾,为了保持平衡,孕妈头和肩会向后仰,这种姿势会对腰部产生较大压迫,而导致腰疼。
3. 腹直肌分离。孕中晚期胎儿不断增大,腹壁向两侧扩张,出现腹直肌分离。这一情况不仅会使得宝妈身材变形、小肚腩增大,还会引起腹壁核心力量缺失,导致后背腰部负荷加重,产生腰疼。
4. 产后过度劳累或喂奶姿势不当。产后长时间弯腰,或一直保持一个动作喂奶,都会加重腰肌劳损,引发腰疼。
但产后腰疼是可以提前预防的,宝妈们要注意正确姿势,减少腰部负担、保持适度锻炼,主动进行产后检查,排除是否有其他功能性疾病,让身体重回正轨。
02顺产才会出现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松弛和生产方式的选择没有必然关系!
女性不管在什么年纪生孩子、生几个、顺产还是剖宫产,甚至无妊娠经历,都可能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
对于有妊娠经历的女性而言,孕期不断增大的子宫让人重心前移,垂直指向盆底,使得盆底肌肉处于一个持续、承重增加的状态;再加上激素水平的影响,韧带对盆底支持作用的下降,多方作用下,盆底受到的压迫愈发严重,最终导致弹性变差、支撑力变薄弱、松弛。
对于无妊娠经历的女性而言,年龄、肥胖、久站久坐都可能会导致盆底肌松弛。
03剖宫产不会将骨盆撑开,产后身材更好?
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产后妈妈都可能遇到骨盆变宽的情况,这是因为骨盆松弛变形并不是由分娩产生的。
骨盆的大小主要由遗传因素和韧带结构所决定。孕期身体会分泌一种松弛素,它会让韧带松弛,孕晚期胎儿已经降到骨盆内,这个时候耻骨联合已经打开,骨盆已经变大了。
一般情况下,产后随着激素作用的减退,耻骨联合分离在产后42天内会自行恢复,骨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妈妈应避免过于劳累,注意休息。如果产后疼痛剧烈或超过42天仍未恢复,请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04错过了黄金修复期,再进行修复没用?
产后黄金修复期一般指产后42天-6个月内,这个时期妈妈的女性荷尔蒙尚未降低,身体各项机能修复重塑性比较高,肌肉弹性和张力较好,修复时间也较短。
但常说的“黄金期”只是狭义的黄金期,并不意味着只能在这个时期进行修复,不管是产后42天还是产后1年,都可以进行产后修复。只要主动采取干预治疗措施,并辅之以家庭训练,健康的身体总会回归的。
- 上一篇 这是啥操作,为什么产后还要“压肚子”?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