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大笑、不敢咳嗽、不敢社交,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找厕所,非经期也要垫着卫生巾...一不留神就可能会出现漏尿,这是很多产后妈妈的难言之隐。
漏尿,这在医学上也被称为产后尿失禁!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多见于产后女性和中老年女性,虽不影响生命,但是却关系着我们社交品质。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可分为三度:
一度丨打喷嚏、咳嗽、大笑等高腹压活动是发生尿失禁。
二度丨站立、行走等轻微用力或由坐姿转为站姿时发生尿失禁。三度丨尿失禁发生与活动无关,不自觉就发生尿液流出的情况。选对方法很重要!
1.生活方式干预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减少如跳绳等高腹压的运动。养成规律大小便的习惯,切忌憋尿等;多喝水、多吃水果和高纤食物,防止便秘;注意会阴部位的清洁卫生,防止尿路感染。
2.治疗相关疾病
治疗如便秘、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长期会增加高腹压的慢性疾病,做好预防。
3.盆底肌锻炼
就像我们日常健身一样,盆底肌也是可以锻炼的。产后定期进行一些简单的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可以加强盆底肌肉力量、协调性和控制力,帮助改善产后盆底功能。
练习: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的收缩。刚开始练习时,可以每次进行十分钟,每次收缩盆底肌保持5-10S,再慢慢放松。后续时间再继续延长,但注意不要使肌肉过度疲劳。每日2次,8周为一个疗程。
4.电刺激治疗
电刺激是通过电极上的导电材料,将外界的电流直接引入到身体,激活盆底的神经和肌肉,但由于受身体阻抗的影响,传导距离很短,刺激范围很小,不能刺激深层的肌肉和神经。
但电刺激有生物反馈主动训练,能在治疗中让肌肉形成正确的运动方法及运动记忆。
5.药物治疗
对于部分症状较严重或其他方式治疗结果不佳的患者,还可以使用药物治疗。但需遵循医生的医嘱,部分药物可能会有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6.手术治疗
对于重度尿失禁患者,若非手术保守治疗结果不佳或手术意愿强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手术治疗。
产后妈妈们,要想避免因妊娠分娩导致的尿失禁,要抓住产后康复治疗的黄金期,重视产后42天复查。
千万不要觉得漏尿是生完孩子的常态,而选择忍受。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要选择独自承受。尽早通过科学的方式和适当的锻炼调整,大多女性都能够改善这一症状,重新恢复健康的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