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婴幼儿食物过敏防治指南(2024)》指出,我国0-2岁婴幼儿食物过敏患病率已攀升至百分之五到十,湿疹、过敏性鼻炎等特应性疾病更是呈显著上升趋势。
对于婴幼儿来说,科学合理的喂养是至关重要的一道防线。今天给家长们介绍一下婴幼儿喂养的一些关键知识,帮助筑牢防敏每一关~
科学起点:纯母乳喂养(0-6个月)
在宝宝6个月之前,一般建议尽可能进行母乳喂养。母乳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可以作用于婴儿未成熟的肠道屏障和免疫系统,也是帮助宝宝建立口服耐受的关键窗口期。
关键窗口:辅食引入期(约4-6个月起)
观察宝宝的发育信号(能扶坐、对食物感兴趣、挺舌反射消失),通常在4-6个月龄开始,可以逐渐引入辅食,一般辅食添加不晚于6月龄。
及时引入多样化食物:包括传统认为“易过敏”的食物,如煮熟的鸡蛋(从少量蛋黄开始)、花生酱/粉(稀薄无颗粒)、鱼类、小麦制品等。多样性本身有助于降低过敏风险。
一次引入一种新食物:连续尝试2-3天,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皮疹、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无反应后再添加下一种。
持续规律暴露:引入后,每周保持数次规律食用,维持免疫耐受。避免长期中断。
质地循序渐进: 从细腻泥糊状开始,逐步过渡到碎末、小块,促进口腔运动和消化能力发展。
避免过度精细,适度清洁
摒弃过度消毒:家里频繁使用消毒剂会破坏家中正常微生物环境,反而不利于宝宝的免疫系统锻炼。人体的免疫力是在和细菌 “打交道” 的过程中慢慢变强的。
接触“有益的脏”:安全前提下,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接触自然环境。
远离明确有害物: 严格避免烟草烟雾(包括二手烟、三手烟),它是诱发和加重呼吸道过敏的强风险因素。
积极识别与应对过敏
即使科学预防,仍有部分宝宝会发生过敏。及时识别与正确处理至关重要。
常见症状:荨麻疹、湿疹加重;反复呕吐、腹泻、拒食、生长发育迟缓;喷嚏、流涕、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甚至是过敏性休克。
立即就医:一旦怀疑食物过敏,尤其是出现呼吸道症状或全身反应,立即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检查来确诊。
科学喂养是构筑健康第一道防线,只有这样,才能给宝宝撑起更强大的免疫保护伞,在生命最初的旅程中,一起用科学的方式,让宝宝在安全中探索世界的丰盛滋味吧~
- 上一篇 儿童肥胖症非小事,警惕矮小、性早熟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