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的母婴话题里,新手妈妈们总能热烈讨论产后瘦身的技巧、母乳喂养的难题、新生儿护理等,却很少有人主动提及 “产后恶露” 这个关键话题。
不少年轻妈妈对恶露的认知仅停留在 “产后会出血” 的模糊概念,有的因恶露持续多日不见减少而陷入焦虑,有的则发现恶露颜色、气味异常时,抱着侥幸心理而拖延就医,最终导致错过子宫恢复的黄金干预时机。
一、关于产后恶露
事实上,产后恶露绝非简单的 “产后出血”,它更是反映子宫恢复情况的 “晴雨表”。 恶露的量、颜色、持续时间和气味,都直接关联着子宫蜕膜脱落、胎盘附着处修复的进程,甚至能早期预警宫腔感染、胎盘残留等问题。关注恶露变化,就是守护产后妈妈的健康与未来生育能力。
二、识别恶露的几个阶段?
1.血性恶露(持续1-3天)
外观:鲜红色,含大量血液、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类似月经量或略多(可能有小血块)。
特点:持续 3-4 天,随子宫收缩加强,出血量逐渐减少,颜色逐渐变浅。
注意:此阶段若血块过大(超过手掌心)、出血量持续增多,需警惕 “宫缩乏力” 或 “胎盘残留”。
2. 浆液性恶露(产后4-10天)
外观:淡红色或粉红色,血液减少,含有更多黏液和坏死组织。
特点:量明显减少,质地变稀,无明显异味,持续约 10 天左右,颜色逐渐转为淡黄色或白色。
3.白色恶露(产后14天-6 周)
外观:白色或淡黄色,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质地黏稠。
特点:量较少,类似白带(但比平时白带多),有血腥味但无异味,持续 2-3 周后完全消失,标志子宫基本恢复。
注意:每个妈妈的时间线都不是绝对的,个体差异很大。剖腹产妈妈因为手术中会被清理宫腔,恶露量可能会少一些。
三、恶露异常的几大信号?
1. 量异常
恶露量突然增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
2. 颜色异常
恶露颜色变淡后,又开始出现鲜红色的血液。
3. 时间异常
正常的恶露无异味,如果恶露伴有臭味,则表示恶露异常。
4. 其他异常
恶露淋漓不尽,反反复复并出现发热、腹痛、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产后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对恶露情况有任何疑问,哪怕只是 “感觉不对劲”,也记得及时咨询医生,及时沟通、尽早检查,才是对自己产后健康负责的做法。
- 上一篇 生完宝宝如何“收骨盆”?首先要了解这些知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