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宝宝都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美好期待。然而,在众多健康的宝宝之中,也有少数宝宝因各种原因——如胎儿期、分娩过程中或新生儿期、婴儿期遭遇的高危因素,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发育,导致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学习困难等问题的发生。我们通常将这类宝宝称为“高危儿”。
01高危儿≠有疾病的孩子
很多人一听到高危儿这个词,就会很自然地把它和有某些先天疾病的孩子划等号。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请不要把高危当做一定有疾病的孩子。这个群体的孩子只是在生长发育和神经发育障碍、感知觉障碍等潜在危险,需要进行医学监测,以达到早期发现异常、早期进行医学干预,避免病情发展或产生障碍。
高危儿可能会发生的潜在风险要有两大方面:
1、脑发育障碍(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等等)
2、生长发育障碍(发育障碍、中重度营养不良等等)02高危儿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高危儿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1、孕期的因素
第一是母亲年龄的原因。比如母亲的年龄大于40岁或者小于15岁,就是年龄过大或者过小都是不利的因素;
第二是母亲患有妊娠期间的妊高症或者妊娠之前有一些原发性的疾病,包括心脏病、糖尿病、严重贫血、癫痫和感染性疾病等;
第三是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一些药物,尤其是在妊娠的早期服用药物;
2、分娩的因素
生宝宝的产程延长,尤其是第二产程的延长以及急产;
脐带的绕颈或者是脱垂;
羊水和胎盘的异常,包括羊水被胎粪污染或者羊水过少,胎盘出现早剥或者是前置性胎盘等等;
3、引起脑损伤的疾病
包括严重的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宫内及生后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的低血糖、先天性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先天性的颅脑畸形,比如巨脑回、脑穿通畸形等等。03高危儿早期症状有哪些
1、易惊,睡眠不安,易激惹或嗜睡;
2、频繁用力,打挺,或全身松软,无力;
3、换尿布时,大腿难以向外侧分开,手脚经常伸直;
4、双手握拳难以分开,怕洗澡;
5、满月后头老往后仰,双腿很容易分开;
6、3月后不能竖头,没有站立意识,不注视人脸;
7、4月后仍拇指内收,手不张开,笑不出声;
8、5月后不会伸手抓物,俯卧前臂不能支撑身体;
9、6月后不能翻身,动作僵硬,扶站尖足,呼名无反应;
10、7个月不能无意识发 ba ma 音,不伸手抱;
11、8个月不能独坐,表情淡漠,不会跳;
12、9个月爬行意识差,无手支撑爬,不扶站等。
若有以上症状者,不论有无高危因素,需及时就医,由儿保科专业医生综合评估宝宝的发育状态,及时进行相应的干预或康复训练。
如果宝宝是高危儿,家长需要做什么呢?通常我们会建议到当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高危儿登记,根据宝宝情况,制定高危儿体检及管理计划。常规监测的周期为:
▲小于6个月(矫正月龄)
至少1次/每月,对于特别高危的孩子建议2次/每月
▲7-12个月(矫正月龄)
2次/每月,对于已经出现异常的孩子1次/每月
▲13-23个月(矫正月龄)
1次/每3月
▲24个月以上(矫正月龄)
1次/每6月
以上频率,需要根据随访结果酌情增减随访次数。
一起防范于未然
把孩子的发育风险控制到最小化
为孩子的健康未来一起加油吧~
- 上一篇 早产并非偶然,做好预防才是关键!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