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我们身体里,住着一位任劳任怨的“隐形英雄”。它像一张富有弹性的“吊网”,默默托着我们的膀胱、子宫、直肠;它为我们控尿控便、维持性福生活、挺拔身姿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甚至忘了它的名字——盆底。
直到有一天,它不堪重负,开始“摆烂”抗议:
大笑、咳嗽、跑跳时,漏尿了…
总是腰酸背痛,下腹有下坠感…
夫妻生活质量下降…
你才惊觉:原来这个“小透明”这么重要!
盆底到底是什么?
盆底,也被称为盆膈,是位于人体骨盆底部的一组复杂结构。它如同一张大网般,紧紧托着我们的尿道、膀胱、阴道、子宫和直肠等器官。
在排尿时,尝试中断尿液,这个时候用到的就是我们的盆底肌。(注意这个方法只能用来感知盆底肌,并不能用来锻炼盆底肌)
盆底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盆底肌、筋膜和韧带的变化、损伤,导致盆底支持功能减弱,从而引起盆腔器官的移位,并伴随不同程度器官障碍,主要表现有:盆腔器官脱垂、下尿路症状、肛肠功能异常和性功能障碍等。
这几类人容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
1. 孕产妇
妊娠和分娩过程会对盆底肌造成损伤,特别是多次生育、难产、产程延长的女性更易受到影响。
2. 久坐的办公室女性
职场女性,由于久坐、长时间穿高跟鞋会让发生盆底疾病的风险大幅上升。
这是由于久坐、长时间穿高跟鞋,会改变骨盆轴与水平位置的角度、膀胱颈的角度,从而影响盆底肌群功能的协调性。
3. 围绝经期女性
围绝经期的女性雌激素水平会下降,盆底肌的弹性和力量会随之减弱,这个时候容易发生盆底功能异常。
4. 长期腹压增高的女性
在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过程中,腹部压力急剧增加,会对膀胱造成压力。如果,盆底肌肉及尿道括约肌等控尿结构的力量相对薄弱,就会因腹压增加而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
5. 肥胖女性
肥胖人群的体重过大,容易增加对盆底的负担,从而导致松弛和盆底功能障碍。
6. 其他
先天性发育不良或者其他遗传因素出现盆底结构发育不良,或经历过盆腔手术或盆底外伤的女性也易患此病。
别再忽视身体里这个默默奉献的“小透明”了!记得给它多一点关注和爱护,提高警惕、定期筛查、尽早治疗,相信女性朋友们都能重获健康、重享幸福!
- 上一篇 恶露异常早知道|出现这些信号,妈妈们千万别大意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