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多年来均认为“无酸、无溃疡形成了以抑制胃酸为主的用药方案”,但近年来同时提出“无HP、无溃疡”的新的发病理论,治疗原则是在抗酸治疗的同时应重视清除HP感染,HP能否清除是防止溃疡复发的关键因素。
抑制胃酸药物
1.抗酸药中和胃酸,防止胃蛋白酶原激活,因而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常用药物有胃舒平、氢氧化铝凝胶、胃得乐等。
2.H2受体阻滞剂是目后抗溃疡治疗的可选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胃壁细胞上的组胺受体而抑制胃酸,早使用的是甲氰咪呱,属产品,0.2g,每日3次,睡后0.4g,治疗6周,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80%以上。宙尼替丁属第二代产品,150mg,每日2次,4周疗效与甲氰咪胍相同。80年代末又推出第三代产品法莫替丁等,20mg,每日2次,疗效与甲氰咪胍相仿。
3.胃泌素受体拮抗剂竞争性结合壁细胞上的胃泌素受体而抑制胃酸分泌。常用为0.2~0.4g,每日3次。本药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适用于合并胆道疾病的溃疡病4.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哌吡氮平为一选择性抗胆碱能药物,对胃壁细胞的毒蕈碱受体有高度亲和力,故较其他抗胆碱能药物副作用小,25~50mg,包日3次。
4.质子泵抑制剂是近年开发出的新型抗溃疡药物,具有强大的抑制胃酸作用。溃疡愈合率在95%左右,主要用于推治性溃疡、胃泌素瘤、反流性食管炎。药物有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达克普隆)30mg,每日1-2次。
- 上一篇 如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 下一篇 消化性溃疡与季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