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患者有1-5年以上的演疡病史,少数患者仅有1-2周的上腹痛史,临床经过一般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初期
穿孔时病人突然出现剧烈腹痛,难以忍受,因此病人能清楚地回忆起发作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景。腹痛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呈刀割样或撕裂样,持续而较快蔓延至脐周以及全腹。疼痛可放射至后背或肩部。腹痛时约半数患者伴恶心、呕吐,呕吐次数和量均不多.若呕吐物中带有鲜血,对诊断溃疡病穿孔有提示意义。若发生神经性或原发性休克病人常有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呼吸浅速、体温不升、烦躁不安等,一般历时不长即可自行缓解。
2.反应期
穿孔后1-5小时,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四肢温暖,面色恢复常态,且脉搏有力,血压回升,体温一般略高于正常。病人可起立行走,喜欢喝水,但呼吸仍然困难,不能作牵涉腹部动作。
3.腹膜炎期
一般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呈急性重病容,全身软弱、口干、恶心、呕吐,由于刺激隔肌而引起呢逆.体温升高.呼吸及脉率加速,尿量减少,血压开始下降.病情不断恶化,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血症及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查体患者的腹肌强直,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肝浊音界可以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体温增高,周围血白细胞增多,腹部X线透视时横肠下可见游离气体。慢性穿孔和亚急性穿孔时临床表现不如急性穿孔时严重,腹痛和压痛常限于上腹部。
- 上一篇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鉴别
- 下一篇 消化性溃疡穿孔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