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宝妈在生活中
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困扰
比如尿频尿急
走路时小腹
出现明显的坠胀感等
有很多宝妈认为
这是产后还没恢复好的正常现象
殊不知
这些可能都是
盆腔脏器脱垂发出的“信号”!
盆腔脏器脱垂
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简称POP)是指由于盆底支持组织缺陷或松弛而引起的盆腔脏器下降或移位引发器官的位置及功能异常。
常见的脱垂分为阴道前壁膨出(膀胱膨出)、阴道后壁膨出(直肠膨出)、子宫脱垂、阴道穹隆膨出和肠疝;多部位脱垂经常同时存在。
盆底脏器之所以“掉”下来,是因为盆底支持结构的损伤,可能是撕裂所导致的,比如分娩过程中盆底组织极度扩张,肌纤维拉长或撕裂;也可能是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比如孕期时孕激素的作用,绝经后雌激素减低、盆底组织萎缩退化而薄弱;甚至也可能是盆底组织先天发育不良。
另外,有慢性咳嗽、便秘、肥胖、经常重体力劳动等造成长期腹压增加,都有可能加重或者加速脱垂的进展。
如何自我判断是否脱垂?
1.肿物脱出:阴道口有异物感或有肿物脱出,久站或劳累后更加明显,平躺后可自行还纳。严重时不能还纳,走路活动时与衣裤摩擦感到不适,可伴有分泌物增多、溃疡、出血等。
2.尿失禁或粪失禁:当大笑、剧烈咳嗽等腹压突然增加时会出现漏尿或者憋不住大便的情况。
3.排尿或排便不畅或困难:排尿、排便费力、时间长,有时甚至需要将阴道脱出物还纳协助排尿、排便。
当出现上述等情况时,那么就很可能已经发生盆腔器官脱垂了。
出现脱垂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盆腔器官脱垂是有方法治疗的,而且是越早治疗效果会越好。临床上常用的诊治方法有手术治疗、盆底康复治疗等。
盆底康复治疗是一个统称,它一般包括盆底肌肉锻炼(如缩肛运动)、盆底电生理治疗(如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肉康复器(阴道哑铃)等。
如果您或者身边的人已经发生了盆腔脏器脱垂,建议要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专业的诊治。
盆腔脏器脱垂可以预防吗
当然可以,盆腔脏器脱垂并非不可避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日常注意营养均衡,管理体重;积极治疗便秘、慢性咳嗽等,避免参与增加腹压的活动;进行日常盆底运动,这些都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脱垂。
远东龙岗妇产医院温馨提醒,作为盆底疾病高发群体之一,产后妈妈们应该尽早进行盆底检查,有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面对,早修复才能尽快恢复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