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病主要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消化道黏膜的消化作用所致,常见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亦可见于与胃酸接触的其他消化道部位。随着内窥镜的临床应用,本病在儿童期的检出率逐渐增高。
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病是由于黏膜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如胃酸和胃蛋白酶、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药物、精神刺激,严重全身感染、创伤等)失衡。一般认为,攻击因子的增强易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而保护因子的减弱与胃溃疡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
临床表现
不同年龄的病儿有各自临床表现特点。
1.新生儿期多为急性应激性溃疡,常以消化道出血和穿孔为首发症状。
2.婴幼儿期多见继发药物或应激性反应后,表现为食欲差,烦躁不安,腹胀,无特异性主诉,常常在出现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后才明确诊断。
3.学龄后和学龄期以慢性原发性溃疡多见,以反复发作上腹或脐周部疼痛为主诉,亦可为顽固性持续性疼痛,可伴有烧灼感、腹胀、纳差,并发消化道出血时出现呕血、黑便、贫血等症状;并发穿孔可出现急性腹膜炎症状甚至休克;并发水肿可出现上消化道梗阻症状。
辅助检査
1.粪便隐血试验素食3日后检査,肉眼血便或强阳性结果提示消化道出血。
2.胃镜检查是准确可靠的诊断手段,同时可以在胃镜下直接止血治疗。
- 上一篇 消化性溃疡是指什么?如何进行治疗?
- 下一篇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