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之后产妇们应该重视产后坐月子的方式,正确的坐月子来帮助身体更好的恢复。可是传统坐月子时经常有很多禁忌事项,可是面对这些禁忌事项产妇们该怎样办呢?其实,传统观念坐月子中有六种禁忌产妇们不要顾及。
1、传统禁忌:不能喝醋、不能吃盐、不能喝凉的、水果都要热过再吃
事实:这些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醋和冰冷的食物都有收敛和收缩血管的作用。适当食用不但没有害处,而且对减少产后出血是有益的。
哺乳期母亲不能吃盐更是无稽之谈!产后由于妊娠期的水分需要排出,所以在产后一周内会出现尿量增加和大量出汗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每天充足的饮水和食物中盐分的补充显得尤其重要。当然,为了避免造成新的水潴留,和避免成为高血压病的诱因,食物中适当低盐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益健康的。
产后多吃水果蔬菜为的是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食物纤维。水果一经加热,其中含有的很多维生素就会被破坏。所以水果加热后再吃是不对的!其实,很多蔬菜也是可以生吃的。
2、传统禁忌:要卧床,不能走动
事实:产后一直卧床,不下地活动带来的后果――肥胖已经是次要的了,更严重的会是:尿潴留、便秘、下肢静脉血栓、产后尿失禁、盆腔炎、子宫脱垂……
正常情况下,产妇在产褥期适当的运动有利于产后恢复。经阴道自然生产的产妇,在产后6~12小时就可以起床做轻微的活动。产程时间短,体力消耗少的,根据自己的体力,还可以更早下床活动。
不过,一般产后两小时内应该卧床休息,同时要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产后第二天就可以在室内随意走动,而且可以开始进行产后体操的主动锻炼。这样有助于产妇体力恢复,促进排尿、排便,促进恶露排出,减少静脉血栓形成以及盆底和腹部、腰部肌肉张力的恢复。
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在手术后天就可以下床做轻微活动,每天逐渐增加活动量,到产后7~10天也可以开始做产后体操。
如果是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心脏病等严重合并症的产妇,产后开始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就要严格遵医嘱了。
3、传统禁忌:不能洗澡、不能洗头、刷牙,只能用温水擦擦
事实:产后一周内产妇会大量出汗,产褥期又是机体防御系统较为脆弱的时期,在此期间不洗澡、不洗头,只会增加感染机会!正常分娩的产妇只要体力允许,可以在任何时候洗澡。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加快新陈代谢,保持汗腺孔通畅,有利于体内代谢产物通过汗液排出。
要注意的是:在产后四周之内子宫颈尚未闭合,不要进行坐浴或盆浴,以免引起子宫或盆腔感染。但是应该每日冲洗外阴2~3次。有侧切伤口的产妇,应该在每次便后均冲洗外阴。
剖宫产的产妇,要保持腹部伤口的干燥、清洁,在伤口拆线后不能淋浴洗澡,可以用温水擦洗局部。或是请医生将腹部伤口做好防水保护后再进行淋浴。
产后刷牙会造成牙质损伤,这是“老理”里面非常重要的一条。事实上正是不刷牙可以使大量细菌积存在牙垢里,增加了牙龈感染的机会。大量的食物残渣留在口腔内发酵变成酸性物质,也会腐蚀牙齿。
再有就是牙质损伤的根由也与孕期和产褥期的营养缺乏(缺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及缺钙有关。
所以,在孕产期加强营养,均衡饮食,补充足够的钙质,及时刷牙清除积垢,正是保护牙齿的基本的方法。
4、传统禁忌:不能长时间看书,不能哭、不能看电视,对眼睛不好
事实:长时间看书、看电视对眼睛的影响在产后和非孕期没有什么区别。产妇在产褥期需要充分休息来恢复身体的变化。同时又要哺育小宝宝,而小宝宝的作息时间和成年人不同,这样就会影响妈妈的休息。
减少看电视和看书的时间,尽量和小宝宝一起同步休息,是弥补妈妈睡眠不足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产褥期的妈妈要更多地关注自己和宝宝,调整新的生活方式,过了这个阶段再去认真学习吧!
想哭?由于体内激素的影响、产妇身体的变化、产妇对小宝宝哺育及未来的焦虑、以及家庭的关注点从孕妇转向小宝宝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产妇在产褥期很容易出现产后抑郁。严重的还可以发展成为产后抑郁症。
眼泪是情绪的一种很好的宣泄物。有时也是精神压力的一个释放通道。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地诱导产妇将内心的忧伤、沮丧及悲伤排解出来,加以疏导和解释,就可以帮助产妇化解这种失平衡状态。
不能哭?堵截不如疏导,把通道放开,想哭就哭吧!长时间的郁闷要比一时的眼睛红肿严重得多。
5、传统禁忌:不能光脚、不能穿凉鞋
事实:其实,光脚,穿凉鞋、穿拖鞋,在夏天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还有人冬天里也不怕冷,光脚呢!这是个人习惯,与产后的状态毫不相干!孕期由于激素的影响,全身的韧带都会变得松弛,这些同样需要在产后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进行恢复。
产后如果出现脚跟痛,除了和产后的饮食与锻炼有关,就是与孕期和产后缺钙大大地相关啦。
6、传统禁忌:不能见风,不能开门窗,更不能开风扇和空调,会受风
事实:无论是产妇还是小宝宝,有一个好的休养环境,清新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对她们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产后妈妈多汗,在夏天极易中暑。
所以在炎热的夏季,通过风扇或空调调节室温,是控制和减少妈妈与小宝宝因酷热出汗丢失水分和电解质的靠谱方法。
- 上一篇 产后该怎样保护乳房?
- 下一篇 医生建议:坐月子要注意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