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洗完牙后
医生提醒牙周状况不佳
还建议做个龈下刮治
需要深度清洗牙龈下面的污渍
这真的有必要吗?
是不是智商税?
普通洗牙VS龈下刮治
洗牙,在医学上也被称为龈上洁治术,是一种常规的口腔清洁程序。主要是指使用洁治器械去除牙龈上方视觉可见的牙结石、牙菌斑及色素沉积等,并抛光牙齿表面,以此来减缓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堆积。
但除了暴露在表面的牙龈以上部位外,在牙齿与牙龈之间,还存在一条小的缝隙,我们称之为“龈沟”。
在正常情况下,牙龈与牙齿之间的龈沟很浅,一般小于等于 3mm。但如果口腔清洁不到位,会使得牙菌斑和食物残渣堆积,造成牙龈出现炎症,而引起龈沟变大变深,也就形成了牙周袋。
这个时候,牙龈和牙齿之间的空间就如同一个口袋一般,能够装下更多的脏东西。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就会造成更严重的牙周破坏,牙齿也从此被“牙周炎”给缠上了。主要表现有牙龈红肿溢脓,牙齿松动移位、牙龈萎缩等。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洗牙肯定是不够的,对于这种深入牙龈以下的位置,我们就需要请出一种针对牙周炎的大招——龈下刮治。
对于二者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治疗的适应症不同。
普通洗牙清理的是牙龈以上的牙结石和菌斑,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牙龈炎发展到难以逆转的牙周炎;而龈下刮治便是清理牙龈以下的牙结石。
龈下刮治的步骤
龈下刮治其实是牙周基础治疗的一部分。一般情况,牙周基础治疗主要包括:菌斑控制、洁治术及龈下刮治术。
菌斑控制其实就是日常的口腔清洁,通过刷牙、牙线等将牙齿表面食物残渣清除。
洁治术就是常说的洗牙,主要是将牙龈上的牙石进行清洁。
龈下刮治就是用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需要由专业口腔医生进行操作。
1. 术前检查。在龈下刮治之前,医生需要用牙周探针对牙周进行探诊评估,并结合影响检查,为顾客拟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2. 局部麻醉。医生会根据个体牙周袋深度及牙根平整度,来考虑是否进行局部麻醉,以此来缓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牙齿敏感等不适。
3. 龈下刮治。医生通过手工或超声刮治器械,进一步冲洗牙周袋,并将残存的牙石碎片或牙菌斑进行清除,局部可能会使用消炎药物。
刮治后尽量3-6个月进行牙周复查,可对炎症不退的深度牙周袋进行再刮治;如果复查结果显示,牙周袋已经基本消失,后期只需要定期洗牙即可。
- 上一篇 一吃东西就塞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