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身体的变化远不止肚子的变大,不稳定的激素还可能会让牙龈变成“敏感体质”...孕妈们口腔出现问题的概率也会相对提高。
在孕期这个特殊时期,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孕妈的身体健康和体感舒适度,还可能会给胎儿带来危险。
别让口腔问题成为孕期盲区,在孕期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口腔问题呢?
为什么孕期口腔更“脆弱”?
1. 激素的改变
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升高会扩张牙龈血管,使牙龈对牙菌斑更敏感,出现"妊娠期牙龈炎";孕吐频繁者,胃酸反复腐蚀牙釉质可能导致楔状缺损;又喜食甜酸食物,使牙釉质受到侵蚀,牙齿会变得敏感。
2. 营养的双向影响
孕期容易对钙质需求增加,若此时体内钙质储备不足还可能影响牙槽骨密度;同时维生素C的缺乏会加重牙龈出血,易出现口腔黏膜疾病。
3. 生活习惯的改变
孕妈可能会更频繁的进食,尤其是含糖水果,频繁摄入糖分会促进口腔内细菌生长,导致酸性环境的形成,加快牙齿腐蚀;孕期随着腹部不断的隆起,保持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可能会变得更困难。
4. “治疗窗口”受限
一般情况,孕早期(1-3个月)和孕晚期(7个月后)多数的侵入性治疗需暂停,不少孕妈为了谨慎,孕期也不会采取治疗。
备孕期的"口腔待办清单":
已有备孕需求的准妈,建议先去医院做个全面的口腔检查!
✅ 全景X光检查(备孕期可做,怀孕后禁用)
✅ 提前处理龋齿、根管治疗等潜在感染源)
✅ 拔除阻生智齿(降低孕期智齿冠周炎的发生率)
妊娠不同时期的注意事项
孕早期(妊娠1-3个月)
此阶段胎盘不稳定,是宝宝发育的重要时期,宝宝器官开始形成,乳牙也在此阶段开始发育,口腔护理以预防为主。为避免胎儿受到不良影响,避免使用安眠、镇定剂等药物。
孕中期(4-6个月)
这个阶段是进行口腔诊疗的相对安全时期。孕期定期的口腔检查和牙周维护等可以在该时期完成,洗牙、补牙等基础的口腔治疗可以在该阶段进行,复杂治疗应延至产后进行。
孕晚期(7-9个月)
这个阶段不适合接受长时间的口腔治疗,孕晚期,由于胎儿个头增大,会影响孕妇的体位,这个时期子宫正处于较敏感的状态,外界的刺激容易引起早产等情况。
孕妈如何进行口腔保健?
1. 有问题及早处理
孕妈主要的口腔保健理念在于以预防为主,早治疗比晚治疗好。及时发现并治疗龋齿、牙龈炎等,避免带病怀孕。
2. 保持营养均衡
确保蛋白质、维生素、钙等营养物质的充足摄入,这些营养素对于口腔健康及促进胎儿的成长发育很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叶酸,预防胎儿唇腭裂等的发生。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规律生活,忌抽烟(二手烟)、饮酒,尽量避开有毒环境。保持正确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至少刷两次牙,饭后漱口,并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
- 上一篇 【生育友好】远东龙岗建册福利,开启幸福孕育第一步~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