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维持着对立、统一的相对动态平衡,从而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遭到破坏,而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疾病的发生有“正”和“邪”两个方面的因素。
“正”即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邪”即邪气,泛指一切导致疾病的各种因素。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
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学的“胃脱痛”范畴,其发病机制也是机体的正气与致病因素之邪气相互斗争,失去动态平衡而产生。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主要依据,邪气的致病要通过人体正气的变化才能引发。人体正气的强弱与体质因素有密切关系,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亦与患者素来脾胃虚弱的体质因素有关,在这种状况下邪气容易入侵机体而发病。
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外感寒邪、饮食伤胃、情志刺激等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有关。
可以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是在素来脾胃虚弱的体质、或久病体虚正气不足的条件下,由于外感寒邪、饮食伤胃、情志刺激等致病因素的作用,所产生的综合相互影响,导致疾病的发生。
- 上一篇 引起应激性溃疡的原因有哪些?
- 下一篇 消化性溃疡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