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岁孩子更易晕车
在医学上坐车、坐船、坐飞机出现眩晕,称为晕动症。晕车就是晕动症的一种。宝宝在2岁后几乎不晕车,所以很多人以为孩子都不会晕车。其实,宝宝到3岁以后,晕车的症状比大人还严重,4-12岁达到了晕车高峰期。尤其是在空腹、过饱、疲劳及精神紧张等状态下,孩子更容易晕车。
为什么孩子爱晕车?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
1、后庭平衡系统发育不完善
孩子的后庭功能处于发育阶段,还不够完善,若在车辆(或船舶、飞机)行驶过程中颠簸得厉害,后庭器官的兴奋性会增高,从而引起晕车。一旦这种原因引起的晕车,症状一般比大人严重。孩子16岁后后庭功能逐渐发育成熟,晕车的症状也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2、平衡系统受激发阈值低:
有的宝宝天生平衡系统受激发的阈值就比较低,搭乘交通工具的时候,孩子看到的景物不停在移动,当视觉跟后庭觉稍微有点不协调,便容易受激发而产生眩晕感。
3、身体状况不佳加剧晕车症状:
孩子搭乘交通工具时,如果正好患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更容易侵犯后庭平衡系统,从而容易晕车。另外,若消化不良,胃部不适,搭乘交通工具时副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导致胃酸分泌,同样引发呕吐。此外,睡眠不足、焦虑刺激、神经质、胃肠状况不佳、头痛等因素,都会让宝宝更容易出现晕车的症状。
4、遗传:
有调查研究证明,父母或家族里若有严重晕车的病例,孩子发生晕车的比例也会比其他人高。
5、自我暗示:
如果以后有晕车的经历,在下一次搭乘交通工具时,很多孩子会陷入自我暗示。而越是担心自己晕车,他将更容易“如愿”地再次出现晕车症状。
晕车生病别混淆 宝宝晕车的常见症状
由于孩子表达能力较弱,出现晕车症状的时候往往说不清道不明,很多粑粑麻麻往往会先想到“孩子是不是生病了”,有的甚至就给孩子喂感冒药、肠胃药了。所以粑粑麻麻应该学会正确辨别晕车的症状。
晕车时,大一点的孩子会诉说不舒服,静静地蜷缩着,有的还会有恶心、呕吐、烦躁的表现。而对于小宝宝而言,晕车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不适感,所以他们往往会表现为出汗、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哭闹等症状。
孩子晕车!6个妙招巧应对
1、保持空气清新
若孩子晕车,乘车时位置的选择也有讲究。如果是做长途汽车,尽量选择靠后颠簸较轻的位置。如果是自驾车,可以适当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另外应该把单次行车时间缩短,多停车休息,让孩子多下车走动走动,呼吸新鲜的空气。另外还需注意清除车上的异味,不要抽烟,也不要使用味道大的香水。
2、少进食
乘车后和行车过程中,不要让孩子吃太饱、太油腻,要吃在停车的时候吃。若孩子晕车呕吐了,让他喝点温开水,一则清洁口腔,二则缓解晕车症状。当然也不能让孩子饿着肚子,此外,上车后在孩子肚脐处贴片生姜,也有助于缓解晕车症状。
3、转移注意力
曾经有过晕车经历的孩子容易有“心理阴影”,家长帮孩子转移注意力,比如讲故事、唱歌、玩玩具等等,尽量让孩子不要过于关注自己身体的不适。
4、看远方,避近景
乘车过程中引导孩子看正后方远处的景物,有助于平衡感觉系统,而不要让宝宝注视近处的景物,更避免让孩子在车内近距离看书。
5、哄孩子入睡
睡觉是避免晕车的**绝招!但是,也不要因为想让孩子在车上多睡点,就刻意减少孩子乘车后的睡眠时间,精神差更容易晕车。
6、按压穴位
如果孩子已出现了晕车的症状,妈妈适度的用手指按压孩子的合谷穴(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和内关穴(腕关节掌侧,腕横纹正中上2寸,即腕横纹上约两横指处,在两筋之间),这样能够靠谱减轻晕车的症状。
- 上一篇 立春饮食多注意 宝宝更健康
- 下一篇 判断孩子腹泻类型,要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