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痛,叫宝宝「生长痛」 对不少宝妈宝爸来说,对孩子生长痛应该不算陌生了。有时孩子晚上因为生长痛而睡不着,还需要给“小皇帝”按腿缓解。
孩子生长痛了,很多家长就急着要给孩子补钙,吃钙片,煲骨头汤,甚至有贴偏方药膏的都有,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今天育儿答疑就来聊聊,孩子生长痛需要补钙吗?补钙的正确打开方式又是什么?
生长痛需要补钙吗?
| 什么是生长痛?
生长痛多发生在3~12岁孩子身上,多发生在晚上或者被痛醒,疼痛部位没有肿胀、发红等表现,亦没有任何骨骼肌肉异常表现。疼痛多呈暂时性,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自行消失,之后还会不定期出现。
出现生长痛的原因并未明确,通常认为跟情绪障碍和精神性疾病有关,但并未进行系统化研究。
还有些观点以及研究认为:
活动量过大,上蹿下跳,可能会导致生长痛;
维生素D水平低的儿童补充该维生素可显著缓解疼痛,骨密度低也可能是导致生长痛的元凶之一;
疼痛阈值低,也就是对疼痛比较敏感的孩子出现生长痛的几率要大于其他儿童;
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生长痛有一定促成作用,70%的生长痛孩子,家族成员均有过生长痛。
| 出现“生长痛”要补钙吗?
生长痛=缺钙?对于这点学界暂时还没出定论。
有部分研究表明,生长痛的疼痛本质是骨头与骨头间的软组织拉扯,与钙无关,因此钙充足的宝宝也可能出现生长痛。
也有研究人员采用骨矿物测定仪对生长痛的儿童骨钙含量及骨密度进行测量,发现有生长痛的儿童骨钙和骨密度均有降低。认为科学、适量地补钙可以对减轻“生长痛”有所帮助。
骨密度测定
| 为什么要测骨密度?
生长痛的常客就是正在快速长高高的孩子们。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他们的骨骼需要大量的钙质,来满足其旺盛的生长需求。因此儿童也会存在骨密度较低的可能。
骨密度是评判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反映骨质疏松程度及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如果骨密度过低,会使儿童出现生长痛,同时还会出现骨折的风险。
借助仪器、在专业儿科医师的帮助下,定期做骨密度检测,能帮助评估孩子的骨骼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是否有缺钙等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早采取措施、有效干预,帮助孩子长个无担忧。
如何科学补钙?
| 膳食补钙是王道
现在家长们都盼望自己孩子长个大长腿,特担心孩子的长高速度给缺钙拖了后腿,非常爱地给孩子补钙。需知道过度补钙反而会引起其他副作用,如影响铁、锌吸收,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尤其喝骨头汤就更没用了,因为钙本身就不溶于水,长时间熬煮的骨头汤中不仅钙并不多,油脂和嘌呤还反而非常高,喝多了反而成了孩子健康的负担。
给孩子补钙应选膳食补钙,原因是通过均衡或有所侧重的饮食补钙比较单单补钙好,营养素之间相互作用,可以促进钙吸收,有助于促进机体自身功能的正常发挥。
高钙饮食既安心又经济,是食补的好选择,牛奶及豆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且其中的钙容易被吸收,含钙高的食物还有鸡蛋、虾米、奶酪、海带、紫菜、牡蛎等。适量的植物蛋白和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能促进钙质吸收。
【温馨提示】 不是所有的下肢疼痛都属于生长痛!
因此若孩子出现同一位置重复疼痛症状
家长们得要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下相关检查
也别忘了定期带孩子做骨密度测定
及时了解孩子的骨骼生长情况
长个更安心!
- 上一篇 育儿课堂 | 0-24月龄宝宝喂养指南,宝妈们看过来!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