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已经到了换牙的年龄,可乳牙依然“坚守岗位”,而恒牙已经悄悄从旁边挤出来,形成“双排牙”...这其实是乳牙滞留了!乳牙滞留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对孩子的咬合功能、颌面发育造成长远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乳牙"赖着不走"?家长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什么是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主要指恒牙已经萌出,但相应的乳牙仍未按时脱落,或者超过正常换牙年龄后乳牙依然存留的口腔现象。正常情况下,乳牙会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自然脱落,为恒牙的萌出让路。
临床上认为,如果乳牙在正常替换期过后一年以上仍未脱落,便可认为是乳牙滞留。
乳牙为何会“赖着不走”?
1. 饮食过度精细化
由于现代儿童饮食中软食、精细食物比例增加,而导致缺乏足够咀嚼刺激,让乳牙牙根无法得到足够锻炼,刺激不足,乳牙无法按时脱落。正常情况下,咀嚼硬质食物时产生的生理性刺激能促进乳牙牙根吸收。
2. 恒牙萌出异常
恒牙胚位置异常或萌出道偏离是导致乳牙滞留的另一重要原因。当恒牙不能沿着正常路径萌出,无法对乳牙牙根施加适当压力时,乳牙牙根吸收过程就会受阻。
3. 口腔炎症与外伤
乳牙根尖周炎症可会影响恒牙胚的正常发育和萌出。此外,乳牙外伤还可能导致牙根与周围骨组织发生粘连,使乳牙固定在牙槽骨中无法正常脱落。
乳牙滞留可能存在什么危害?
1. 牙列不齐与咬合紊乱
乳牙长期滞留会占据恒牙正常的萌出时间,使得恒牙的萌出异位,出现牙列拥挤、排列不齐。甚至进一步引发咬合关系异常,如开颌、反颌等。
2. 清洁困难
乳牙与恒牙并存形成的“双排牙”结构极易堆积食物残渣,增加刷牙难度。长期清洁不彻底会导致菌斑堆积,引发邻面龋齿和牙龈炎症。
2. 颌面发育异常
儿童时期是颌面部骨骼发育的关键阶段。异常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可能干扰正常的颌骨三维发育,导致面部不对称或轮廓异常。
4. 心理影响
前牙区的乳牙滞留常常影响颜值美观,7-12岁儿童正处于社会情感发展的敏感期,口腔外观异常可能导致自卑、社交回避等心理问题。
乳牙滞留怎么办?
当发现孩子出现乳牙滞留,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牙科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结合影像学手段进一步评估检查,并给出治疗方案。
对于即将或者已经形成双排牙的滞留乳牙应该及时拔除,以减轻对恒牙生长的影响;对于已出现牙齿拥挤或排列异常的情况,可能需要正畸介入。
注意,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家长自行拔牙,不恰当的拔除可能导致牙根断裂、邻牙损伤或感染。如何预防乳牙滞留?
1. 饮食调整
儿童早期,应该正常进食,不要喂养过于精细、偏软的食物。鼓励儿童从小进食需要充分咀嚼的食物,如苹果、玉米、坚果、瘦肉等。这不仅能促进乳牙牙根正常吸收,还能刺激颌骨发育。
2.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每3-6个月进行一次专业口腔检查,建立完整的乳恒牙替换时间表,便于早期发现异常。
3. 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强化刷牙和使用牙线的习惯,使用含氟牙膏和中等硬度牙刷,每天刷牙两次,每次3分钟。对于排列拥挤部位,可使用牙缝刷或冲牙器等辅助工具。
4. 破除不良习惯
家长们需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吐舌、吮指、口呼吸等不良口腔习惯,这些行为可能干扰正常换牙过程。
乳牙滞留虽常见但不可轻视,它可能是儿童口腔健康的一个警示信号。通过及时预防、定期检查和干预治疗,大多数乳牙滞留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 上一篇 远东龙岗妇产医院口腔科主任陈小梅:以心护齿,以技正畸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