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牙齿很硬,但是水滴石穿,再硬的牙齿也挡不住牙菌斑。总有些牙齿,美味吃多了,关注变少了,不知不觉就“受伤”了。
牙齿也是有“天敌”的,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多少人的牙齿不知不觉就被它祸祸了,它有时以“横冲直撞”的方式深入牙体牙髓,有时又以“围点打援”的套路掏空牙齿,它就是——“龋病”,要是小看了它,就得小心牙齿被蛀“崩”。
为什么会蛀牙?
蛀牙,在医学上也被称为“龋齿”、“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使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也被称为牙体硬组织细菌感染性疾病。
牙菌斑——导致龋齿的始作俑者。牙齿表面的细菌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群落,就叫牙菌斑。当你吃了甜食后,口腔里的细菌群就开始工作,将糖发酵产酸,在酸的作用下,牙齿表面就会被腐蚀破坏。时间一长,龋洞就形成了,如不及时治疗,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
龋齿的不同阶段
龋齿的形成过程比较隐蔽且缓慢,早期的龋齿很难感觉得到。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牙齿构造:
外层的牙轴质超“硬”,从来不会喊疼;里层的牙髓超“娘”,碰一下就痛得死去活来;中间的牙本质可攻可守,有时还会选择性屏蔽这种痛觉。所以当牙“蛀”到了牙本质层,有时候会酸痛,有时候又没感觉,只有“蛀”到了深层,才知道牙痛的厉害。
于是大家也根据龋齿的破坏程度,将其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三个阶段。
● 浅龋:牙齿表面有小黑点或黑线,就表示发生了浅龋即牙釉质龋,需要做药物或充填治疗。
● 中龋:病变的前沿位于牙本质浅层。牙本质因脱矿和有机质溶解而软化,随色素侵入而变色。对冷热酸甜食物敏感,冷刺激尤为明显。此时,需要进行牙齿的充填,去除感染的牙体部分进行补牙,隔绝外界对牙神经的刺激。
● 深龋:病变已经破坏到了牙本质深层,牙齿有较深的龋洞,温度刺激,化学刺激以及食物进入龋洞时均引起疼痛。严重的话甚至会触达牙神经,分分钟教你什么是“痛得哭了,哭得累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牙“崩”也许就从龋齿开始
牙齿的痛,可能就是从一颗蛀牙开始的。龋齿严重了,也不只是一颗牙的事。
当龋坏累及到牙神经,就会引发牙神经发炎和牙根发炎,也就是牙髓炎和根尖周炎。这时候疼痛会更剧烈,情况就比较严重了,整个人都不好了,治疗手段也会变得更复杂了,根管治疗、开髓引流……有时候甚至还需要拔牙。而且吃不好,睡不好,整个身体都在超负荷运转。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很多人蛀得浅的时候一直抱着侥幸心理,想着不痛就不去管它。如果是简单的龋洞,一般一次性就可以补完。但是严重之后,“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就应验了。
伤到神经,就要做根管治疗,根管治疗也要不少钱。还有不仅是钱的问题,还得来来回回去好几趟医院,治疗之痛和漫长周期,也是十分磨人意志的。所以一发现龋齿,聪明的人都马上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