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反复出现为临床特点,表现为黄体期出现躯体症状、精神症状和行为改变,月经来潮后自然消失。
·治疗包括调整生活状态和心理治疗辅以必要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是指反复在黄体期出现周期性以情感、行为和躯体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
【病因】
病因尚无定论,可能与精神社会因素、卵巢激素失调和神经递质异常有关。
1、精神社会因素
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对安慰剂治疗的反应率高达30%~50%,部分患者精神症状突出,且情绪紧张时常使原有症状加重,提示社会环境与患者精神心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参与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
2、卵巢激素失调
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是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患者孕激素不足或组织对孕激素敏感性失常,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引起水钠潴留,致使体重增加。近年研究发现,经前期综合征患者体内并不存在孕激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补充孕激素不能有效缓解症状。目前认为可能与黄体后期雌、孕激素撤退有关。临床补充雌、孕激素合剂减少性激素周期性生理性变动,能相对缓解症状。
3、神经递质异常
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在黄体后期循环中类阿片肽浓度异常降低,表现内源性类阿片肽撤退症状,影响精神、神经及行为方面的变化。其他还包括5-羟色胺等活性改变等。
【临床表现】
多见于25~45岁妇女,症状出现于月经前1~2周,月经来潮后迅速减轻直到消失。主要症状归纳为:①躯体症状:头痛、背痛、乳房胀痛、腹部胀满、便秘、肢体水肿、体重增加、运动协调功能减退;②精神症状:易怒、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疲乏以及饮食、睡眠、性欲改变,而易怒是其主要症状;③行为改变: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记忆力减退、神经质、易激动等。周期性反复出现为其临床表现特点。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经前期出现周期性典型症状,诊断多不困难。诊断时一般需考虑下述3个因素:一是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二是黄体晚期持续反复发生;三是对日常工作、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诊断时需与轻度精神障碍及心、肝、肾等疾病引起的水肿相鉴别。必要时可同时记录基础体温,以了解症状出现与卵巢功能的关系。
【治疗】
1、心理治疗
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给予心理安慰与疏导,让精神放松,有助于减轻症状。患者症状重者可进行认知-行为心理治疗。
2、调整生活状态
包括合理的饮食及营养,戒烟,限制钠盐和咖啡的摄入。适当的身体锻炼,可协助缓解神经紧张和焦虑。
3、药物治疗
(1)抗焦虑药:适用于有明显焦虑症状者。
(2)抗忧郁症药:适用于明显忧郁症状者。
(3)醛固酮受体的竞争性抑制剂
(4)维生素B6: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关系,还可抑制催乳素合成。
(5)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缓解症状,并可减轻水钠潴留症状,抑制循环和内源性激素波动的方法。也可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抑制排卵。
- 上一篇 什么是经前期综合征
- 下一篇 什么是经前期综合征?如何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