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康复的关键,是从发病开始,就要给患病儿及时补充足够的液体,防止或及时纠正脱水。适合于幼儿腹泻时补充体液的是,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液盐(ORS)。它由氯化钠3.5克,枸橼酸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至1000毫升配制而成。
目前,医院药房和市场药店都已有各种成分配制而成的混合药粉,使用时只需按照说明书加温开水即可。如果无口服补液盐时,也可自己制备一种简便饮料,即在1000毫升温开水中加入白糖40克和食盐3.5克。
补液的具本方法可分为纠正脱水治疗和维持治疗两种。
纠正脱水治疗是指口服补液的头4~6小时内,轻度脱水者每公斤体重服50~60毫升;中度脱水者每公斤体重服80~100毫升,初发1小时内可适当多饮用一些。饮用时需少量多次喂服,每隔5~10分钟喂一次,每次1~2匙(10~20毫升)。初喂时可能会出现呕吐,但仍然可以继续喂给,不过喂的速度要慢,每次喂的量也应较后减少。倘若孩子出现持续呕吐,则应停止喂给补液,而应到医院用静脉补液。对于生度脱水的孩子,则应在医生或护士的监护下进行静脉补液。
维持治疗是指口服补液4~6小时后,还应继续口服补液,即每次排出水样便后,2岁以下婴幼儿应服用口服补液盐1/4—1/2杯,2岁以上患儿应服用口服补液盐半杯至1杯。慢慢地喂,直至腹泻停止后立即停服口服补液盐。如果腹泻停止后仍然继续给孩子服用口服补液盐,则很容易引起水肿。腹泻时应继续给孩子喂食,因为这时孩子的消化道仍然能够消化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尤其是患有营养不良的腹泻患儿,或腹泻迁延不愈的患儿,更不能禁食,以免加重小儿营养不良。
对于婴幼儿腹泻时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的问题,许多家长还不是十分清楚。一般来说,婴幼儿腹泻时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要根据引起腹泻的病原体来治疗:
(1)病毒性肠炎:好发于秋冬季及2岁以内的婴儿,大便呈水样蛋化状,这种肠炎通常称之为秋季腹泻,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都无效,但在5—7天内可以自然痊愈;
(2)大肠杆菌肠炎:其中又可分为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致病型及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两种,后者孩子的大便呈蛋化汤样或水样,混有黏液便,一般称之为自限性疾病,病程3—7天即可自愈;后者可有脓血便,与细菌性痢疾相似,这种肠炎可选用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E治疗;
(3)空肠弯曲菌肠炎:患儿高热可达40度,并可出现周身疼痛、腹绞痛、大便水样恶臭,1—2天后转为黏液脓血便,这种肠炎应可选红霉素治疗;
(4)耶尔森菌肠炎:患儿有急性水样腹泻,临床上使用复方新诺明效果较好;
(5)沙门氏菌属胃肠炎:这种肠炎使用抗生素反而会延长病程,因此,无并发全身或迁徒性病灶的沙门氏菌属胃肠炎,抗生素应禁忌使用;
(6)细菌性痢疾:一般认为轻型菌痢不必使用抗生素,较重的病例可可选氨苄青霉素口服,亦可使用复方新诺明。痢特灵、新霉素为肠道不吸收药物,庆大霉素和氯霉素有潜在毒性,目前临床上已不再使用这些药物来治疗腹泻。氟哌酸为儿童慎用药物,该药物会影响软骨发育,国内外许多医院都不主张用其治疗腹泻。
- 上一篇 宝宝秋季腹泻吃什么?
- 下一篇 夏季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