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为儿科常见病之一,临床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泻出白色或淡黄色稀水,有时还伴有未消化的乳食和粘液。现代医学认为,这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肠炎,可对儿童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小儿腹泻的原因
气候变化:
天气突然变冷,腹部受凉肠蠕动加快;暑天气温高,湿度大,可影响胃肠功能,降低消化液分泌,消化酶活力降低,也会引起腹泻。
症状性腹泻:
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等肠道外感染时,因发热及毒素作用而使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过敏性腹泻:
婴儿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中,肠道的通透性较大,一直持续到3~4个月时。加上消化蛋白质的酶系统也发育不成熟,造成进入体内的蛋白质未充分分解即吸收入血,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小婴儿又缺乏分布于肠粘膜表面的保护性抗体——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此类抗体可使肠道细菌在粘膜表面造成炎症,这样便加速了肠粘膜对异种蛋白吸收,诱发胃肠道过敏反应,造成腹泻。一小口食品中的抗原量可能是母乳中同种抗原的1000倍。过早添加辅食或者进食配方奶都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食物过敏反应两种。速发型通常发生在进食含有过敏原的食物之后2小时内,症状一般较重。迟发型一般发生在进食后数小时或者数天后,症状相对较轻。牛奶蛋白过敏者除了出现腹泻、腹痛、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外、还可以引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危及生命的表现。对牛奶过敏的人还可能引起交叉性过敏反应:对羊奶、动物皮毛、肉、豆类与蛋类也可能过敏。因此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诊断清楚,根据医生的意见再决定选用何种基质的配方奶粉。牛奶过敏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尤其对于有过敏倾向家族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