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出现上吐下泻症状时,妈妈们都希望能让宝宝快快地好起来,有的急于去医院,有的甚至自己盲目给孩子服用各种药。但是宝宝上吐下泻非但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厉害,甚至要拖好几个月也不见好转,不仅影响了宝宝的生长发育,有时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命。为了靠谱的防治宝宝上吐下泻,妈妈们应该弄清楚宝宝腹泻的原因。
小儿腹泻的病因有非感染性和感染性
一、非感染性原因
1、喂养不当,如奶量增加太快,奶内加糖过多,突然换奶如人奶换牛奶,以及增加辅食不当,未遵循:“从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
2、生理性腹泻,给小儿的营养成分超过了小儿需要和消化功能的极限而发生腹泻,此种腹泻多见于6个月内的小婴儿。
3、物理因素刺激,喂食生冷食物,腹部受凉等。
4、消化道以外的全身性疾病,有些疾病直接影响消化道功能,并使食物不易吸收而造成腹泻,如:肺炎,脑膜炎,败血症,感冒均可造成小儿拉肚子。
二、感染性原因
1、细菌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感染,在夏季多见,大多是由于饮食不卫生,由口直接污染而造成,同时小儿身体抵抗力不如成人,加之炎热季节会抑制小儿消化酶的产生,故小儿拉肚子的机会就比较多。
2、病毒感染,主要是肠道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后者多发生在5月至9月,后者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其感染途径也是由消化道的传染而来。
总之,小儿拉肚子是一种综合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鉴于以上医生提出以下建议:
一、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可预防小儿腹泻。可是母乳喂养也是有其弊端的,但可避免。应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做到定时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 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别是橡胶奶头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导致小儿腹泻。改用碗勺,污染的机会比奶瓶要少。
二、 及时补液防脱水
小儿腹泻大多起病很急,频繁腹泻会使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素迅速丢失,造成急性在小儿拉肚子时,首先要查明原因,再对症治疗,如喂养不当造成的,主要应该调整喂养,而不必应用大量抗菌素,而真正细菌感染造成的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