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气温悄咪咪上升。“小吃货”笑笑早就在心中盘算好了夏季必吃清单:冰淇淋、西瓜……
可没想到,气温刚刚32℃,还没等打卡第一个美食,笑笑就败下阵来。嘴巴莫名其妙长满了“小痘痘”,想吃却吃不了~
仔细一看,妈妈发现笑笑身上的红点点不一般,嘴巴有,手上有、脚上也有。不仅红肿,而且微微发白,既不像蚊子咬的,也不像虫子爬的。
为了一探究竟,妈妈带笑笑来到医院求诊。这才明白,原来这个“祸首”就是手足口病,这个“家伙”来头可不小。
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统计,仅2020年,全国手足口病发病数就高达76万例,居各种传染病发病前列。
手足口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有这么可怕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5岁以内儿童是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也被称为“手足口综合症”,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传染性强。
好发人群
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是 5 岁以内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宝宝。
要注意的是,较大的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并不会发病,但是会将病毒传染给较小的儿童。
好发季节
该病全年都可能发病,在北方地区夏秋高发;
在南方地区以春夏为主高峰,秋冬季节为次高峰。
传播途径
经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疱疹液感染。
初期症状为发热、起疹子
手足口病病毒侵犯人体后,通常有 3~5 天的潜伏期,随后发病。
患儿发病时,多先出现发热、手心、脚心出现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红疹、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宝宝不幸中招不要慌,应该这样做:
万一宝宝中招了,家长们也不用太过慌张,要知道:手足口病在大多情况下可以自愈,它没有特效药,少数出现不适症状的需要及时就医。
饮食安排
吃清淡、温凉、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牛奶或蒸蛋等;禁过冷、过烫、过咸、过辣及油腻的食物。
伤口护理
保持衣着舒适,剪短指甲,防止宝宝抓破疱疹;如果疱疹破溃感染可局部处理消毒,防止口腔因刺激而疼痛。
就医
发热超过3天,或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精神差、头痛、呕吐、易惊、无力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
呼吸心率增快;
易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
做好三点,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吃熟食、多喝水、勤通风。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要保持孩子游玩娱乐设施干净、卫生,如滑滑梯、海洋球、摇摇椅、蹦蹦床、座椅、扶手、车门等触手可及的地方。
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口、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碰到患者使用过的玩具等物品就可能感染。
在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别带孩子去人群拥挤处玩耍,避免感染手足口病毒。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目前预防手足口,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
疾控中心建议,6 个月~5 岁的孩子建议尽早接种EV71疫苗,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次接种,能够保护孩子患上重症手足口病。
对于5岁以上的宝宝,由于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发病率低,目前暂不推荐接种。
正值春夏高发季节,手足口病来势汹汹。家长们可要收好应对干货,宝宝健康家长更放心哦!